【新冠肺炎】流感與新冠肺炎徵狀相似發燒應即求醫 專科醫生:今秋宜提前打流感針早作預防
發布時間: 2020/08/14 09:29
疫情肆虐,除做好個人衛生、保持社交距離外,若不慎有新冠肺炎病徵如發燒、咳嗽等情況,是否要馬上進行檢測?
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曹忠豪表示,流感、上呼吸道感染及新冠肺炎都有相同徵狀,如有以下情況:曾與確診者有接觸、居住或工作在爆發的疫廈或場所,有懷疑便需立即求醫。
病徵相似難分
曹忠豪醫生引述世衛(WHO)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指引,新冠病毒肺炎的徵狀是發燒、喉嚨痛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失去味覺及嗅覺、呼吸困難均是最主要徵狀。但有一部分無徵狀病人出現了,令情況較為模糊。
至於普通流感,則多數有咳有鼻水,低燒不適,與新冠肺炎都很相似,因此以病徵區分也愈來愈模糊,例如兩者都有發燒,不能是此作為分辨疾病的分界。
他指出,如出現徵狀,又住在病發當區,或接觸過感染者,覺得自己有機會受感染,建議要進行測試。「政府已為部分巿民做深喉測試,多數是有徵狀,或住在受影響的高危地區,機會率確較大。你所住的區域沒有、沒有去過高危地區、聚集人群,中招的機率較低,有相似徵狀可能只是流感,可以『等一等』。無論如何,有發燒且呼吸不順的情況必須盡早求醫。」目前欲做測試的巿民眾多,等候時間由3至10日不等。
戴口罩的兩難
近月因疫情而停課及在家工作,加上戴口罩及注重了個人衛生,曹醫生估計,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個案較過往少了6成。
但戴口罩多了,鼻敏感患者的徵狀會較嚴重,慢阻肺病病人本身呼吸已不暢順,戴口罩會更感侷促。「但這是沒辦法的,疫情下慢阻肺病患者免疫能力已較差,不戴口罩再感染到新冠肺炎,他們的抵抗能力與肺功能都較差,本身對任何病毒都較易受感染,如受感染嚴重程度都較大。病發率及死亡率都會提升,所以都需戴口罩和保持個人衛生,這情況確是有點兩難。」
他建議,如在安全環境如家中盡量不要戴口罩。因為若戴口罩時說話,口水會留在上面,如不定時更換,水份會變成霉菌,會藉呼吸吸進體內;用布口罩更要時時清洗乾淨。「無規定多久要換一次口罩,只要是打了噴嚏、有污物在上面、被汗水滴濕就需更換。」
戴口罩跑步須知
疫情令生活改變不少,就連到室外跑步都要戴上口罩,有指跑步戴口罩會吸回呼出的二氧化碳有損健康,曹醫生引述外國研究,此舉沒大礙,反而此情況下不宜把心肺功能「推得太盡」:「戴住口罩跑步比不戴口罩更具挑戰、更辛苦,侷住自己心肺功能會較差,要適量地調低運動量,如不要強行跑回過往的速度和時間,如80%的可承受力度便可。如以往的一樣激烈,有機會引發心血管或其他問題。」
有一點必須提點的是,今秋必須打流感預防針、肺炎鏈球菌針,外國有研究文獻顯示,注射預防針後,入院及留院的機會都較低,這可移除一部分危險。曹醫生說:「因入秋後,當流感肆虐加上新冠肺炎疫情,情況會更複雜。因此早打預防針會較著數,每年都千叮萬囑巿民,打流感針宜早不宜遲,因流感針一般可覆蓋至來年4月份,大家感染的風險是一樣的,早於10月打,覆蓋的時間可達半年,愈遲打愈『不著數』。」
防疫下覆診
曹醫生提醒疫情下,要做足個人衞生和防疫措施,如勤洗手20秒,無水手就以酒精搓手液搓手;戴好口罩,有需要時定時更換;保持社交距離,暫時少外出少聚會。
部分診所縮短了開放時間,或把非緊急服務暫停,部分長期病患者需延遲覆診日期。「以藥物來控制大病情的長期病人,手上有的藥物先用住;如藥物已服光,要事先安排怎取藥,可先聯絡醫生再由後輩代為取藥。急病者則一定要去見醫生為上策。」
記者:周美好